早规划、统筹安排、迅速行动,扎实推进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图为水稻种植户在翻地。
【资料图】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图为前郭县白依拉嘎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现场。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松原市城郊供电公司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对春耕春灌供电线路、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全力保障春耕备耕用电。
春风起,农事忙。
据了解,2023年,松原全市备春耕资金计划需要42.2亿元,需各类农作物种子5.851万吨,需底化肥61.319万吨,截至4月19日,所需资金和物资全部到位,顺利转入春耕生产阶段。
一直以来,松原市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今年的地怎么种?松原市主要领导到各地调研备春耕生产时强调,要高质高效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做足土地文章,聚焦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仓五个重点关键,真抓实干、大干快上,推动粮食增产增效、丰产丰收……
走进长岭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可以看到,钻井机开足马力,正在进行钻井作业。工人们挥锹填土,干得热火朝天。今年长岭县前七号镇六合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在不久前开始施工,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东每天都会到施工现场查看施工进度、协调工程建设中的相关工作,在他看来,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提升土地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长岭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任务12.04万亩,总投资18194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水源井596眼,机耕路101.678公里,架设高压线路139.104公里,卷盘式喷灌机298套。该项目于2023年2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按计划推进施工进度。”长岭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赵春刚说。
田地的逐步改良,让土地成了“聚宝盆”,农民也期待着好地产出更多好粮。
“以前种地,旱涝靠天,农机下田没路可走。”种粮大户纪星说,“如今田里有井、路也铺好了,还配套了电力设施,大型农机来去自如。遇到干旱,打开抗旱机井连接管道,随时灌溉。”
“以前,每亩地产粮1200斤左右,如今能达到1800多斤。”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前郭县图那嘎村村民孔祥林今年种粮积极性高涨。
2021年,松原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完成76.76万亩,占比95.12%。剩余项目在2023年4月底前全部完成。2022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含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88.9万亩,其中,宁江区8万亩、扶余市24万亩、前郭县24.4万亩、长岭县16万亩、乾安县15万亩、经开区0.5万亩、哈达山示范区1万亩。截至目前,除宁江区、哈达山示范区正在开展招标工作,其他县区已全部开工。长岭县已完工45%,前郭县、经开区已完工40%,乾安县、扶余市已完工25%。
与种粮大户纪星和农民孔祥林相比,乾安县余字乡附余村农民王立新就轻松得多。他的土地已经加入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什么都不用他操心,就等着年末分红拿钱了。“跟着支部干,支部带咱赚。不动锄头不下地,年末把钱赚。”去年,王立新60亩地分了8万多元。
据乾安县余字乡附余村党支部书记吴国发介绍,2019年,他们村开始兴办合作社,集约化经营土地,是松原市第一批开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村级组织。2022年,全村集约耕地6000多亩,占全村耕地84%。今年,他们村力争土地集约100%,让合作社的红利惠及到每一位农民。
近两年来,松原下大力气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民、土地加入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后,党组织牵头进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大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议价能力。2022年的“分红季”,松原全市127个村累计分红金额达2.43亿元,村均分红191.4万元。
土地集约化经营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农民收入,降低生产成本。据松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松原市将不断增加集约化经营面积,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预计达850万亩,比2022年增加78万亩。
此外,今年松原市还将大面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2023年,全市计划开展大垄双行、宽窄行平播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200万亩。其中,宁江区25万亩,扶余市40万亩,前郭县25万亩,长岭县50万亩,乾安县60万亩。
面对可能的春旱,宁江区大洼镇民乐村春峰种植专业合作社却不担心,因为在合作社的仓库里,一捆捆滴灌带已准备好。2016年以来,省农科院团队在该合作社建立30公顷水肥一体化示范田,每公顷平均产量由20000斤提高到24000斤,实现节肥23.1%、增产39.1%,籽粒品质达到国家一等粮标准,每公顷增加纯收入3300元。如今,合作社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870公顷,全部用上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宁江区大洼镇民乐村党支部副书记徐百军算了一笔账:水肥一体化技术每公顷土地每年需要多投入1000元左右,但却可以多打出6000斤玉米,多收入5000元至6000元,这笔账划算。
春耕的交响曲已奏响,松原市蓄势待发。下一步,松原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全力抓好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同时,积极宣传引导农民群众带地入社,提高规模经营面积;通过悬挂横幅、农村大广播以及结合“敲门入户”上门走访方式,将各项优惠及补贴政策宣传落实到位,确保农户享受到政策实惠,提高农户种植生产积极性;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将课堂搬到田间,面对面指导农户大力推广合理密植、抗旱品种、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农技农艺知识。真正做到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